2011年8月9日

academic writing 心得20110809

目前為止上了general-specific和problem-solution兩種文體: general-specific適合作為概念的介紹並引出重點, 我想可以放在前言, 把當今世上亟待解決的狀況聚焦到我的研究問題和研究目的上; problem-solution乍看之下是從提出問題到解決方案的描述, 本來只覺得可以用在摘要的寫作上, 但這種寫法其實也是一種評析, 可以用於文獻回顧, 亦即先前有什麼樣的問題, 人家用什麼樣的研究做出什麼樣的結論, 然後有什麼不足之處.

課本中除了說明各種文體的組成元素(例如general-specific中不可或缺的definition), 也特別列出可能用得上的文法(例如要提出定義可以用refer to等片語), 以language focus的標題插在課文裡, 相較於那些日文翻過來的論文寫作常用語書籍, 要來得積極許多(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2011年8月7日

academic writing 03 problem-solution texts

相對於general-specific texts, problem-solution texts是提出主張和評估的段落, 對研究生的academic writing來說, 可用以提問或表達對問題(或解決方案)的理解.

標準的problem-solution段落包含4個部分(可能也就是4段文字): situation, problem, solution及evaluation (of the solution(s)), 例如1994年的<英文在學術發表上的角色>一文, 作者的觀點可以由以下4段文字表達:
  1. 提及ISI收錄的學術文章有80%以英文書寫, 但集中在工程, 藥學及非臨床心理學等領域(situation)
  2. 我們無從瞭解整個學術界中, 英文paper占有多大比例, 尤其在大型資料庫刻意以英文為主要收錄對象的情況下(problem)
  3. 作者引用前人研究指出, 在社會科學, 農業等領域中, 英文paper約占40%到50%, 推定英文papero占學術發表的比例在50%到80%之間(situation)
  4. 但目前並沒有相關研究可以支持這個結論, 非英文系國家的研究人員仍不知道用母語寫作的paper有多少影響力(evaluation)
事隔10年後, 有另一位作者以同一個主題撰寫另一篇文章, 引用了較新的數據提出新的主張, 其文章結構如下:
  1. 1994年有篇文章(即上述例子)提出英文系資料庫的偏誤, 並引用一些小樣本的個別領域研究, 認為英文papero占學術發表的比例在50%到80%之間(situation)
  2. 然而那篇文章並未認知道過去30年來, 許多日文及歐陸語系期刊開始改以英文出版(problem)
  3. 作者引用前人研究指出許多領域的期刊已全面改用英文出版, 且80%的博士論文係以英文撰寫, 暗示英文paper的比例應超過80% (situation)
  4. 但英文優勢的情況也導致一些本土研究刻意以當地語文撰寫, 故仍有待後續研究(evaluation)
一般的研究中, solution都是一個process (解決問題所需的步驟), 有時problem也可以視為process來描述, 特別是在比較傳統的problem-solution文體中, 會比較強調技術性的描寫, 將在academic writing 04中說明.

(Swales, J. M. and Feak, C. B. 2007, Academic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 University of Michigsn Press, Ann Arb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