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1日

千里馬日記20100521

最近到底是用功還是不用功? 寫千里馬日記的頻率好像變很高欸...


20100519

凌晨大約2點寄出本週進度給Jack, 下午開信箱收信居然看到他凌晨快4點時的回信! 叫我咪聽前先看過他的comment.


20100520

早上起得算早, 9點多就離開床舖了吧? 天氣好就比較甘願起床; 中午跟Jack咪聽前掙扎好久, 一直不想動手準備, 但還是強迫自己開了Jack的comment來看, 有點傷腦筋, 還是卡在一些細節, 無關乎寫作的, 很多不精準的地方沒有想/寫清楚, 比如說, 這是一個飲用水源水質的case study, 但台灣的case (高屏溪)中, 水質明明差到依法規不能用來作為飲用水水源, 我有找到paper說明自來水公司在引水的時候必須花費更多成本和時間, 在溪流斷面中尋找適當的引流點-通常在溪流底層-抽取原水, 但我在文章裡引用這個解釋時沒交代好, 結果是今天當面畫圖給Jack看向他說明, Jack說: "Good! But you need to explain it in the article."

諸如此類的東西.

另外也說明了我引用的台灣水質指標裡, 各項指標是獨立的, 各自可以分成A~E這5種等級, 而總體分類是看各指標分類中最差的是哪一級, 總體分類就算哪一級, 比如某水體在7個指標中拿了2個A, 3個B和2個D, 那它就是D級的, 而不是用加總或平均, 所以即使St. Johns River的監測資料只有6個指標, 對3個cases的比較影響不大, 這點也獲得Jack的認同, 算是本週重要進展之一, 不然我不知道還要被3個國家不同的水質監測項目困住多久!

研究本身倒是沒有什麼大問題, 就是持續找data好進行分析, 這真的是曠日費時而且很沒成就感的工作, 找到Florida的GIS data也是本週的重要進展, 日本的....我在懷疑恐怕必須用買的, 再看看吧!

有關研究進度的問題, 我跟Jack說明現在同時進行的另一個研究, 也就是ISSRM要發表的麻州土地使用和水質分析,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需要他幫忙的, 我想最重要的大概是請他看看我對麻州的瞭解有沒有什麼嚴重的錯誤, Jack說這對他而言很容易, 要我找個日子寄初稿給他, 他可以幫忙確認內容, 我翻翻行事曆, 預計下星期二可以完成初稿, 也就約了下星期四再咪聽討論.

我6/5要出發, 從波士頓去德州; Jack則是6/6要出發去台灣, 這趟只待7天的樣子, 在台期間5天, 前3天在郭瓊瑩老師的研討會, 後2天去中原參加一個校園規劃的workshop, 純工作!


20100521

鬧鐘8:20響, 賴了一會兒, 應該是有在9點前出門啦, 我想可能是5月以來最早的一天! 天氣大好動力大增啊~

鎮上自行車週今天的活動是自行車早餐, 地點是鎮民廣場, 我是走路去的, 現場幾乎都是騎車去吃吃看看聊聊的人, 有些人帶著食物到一旁草地坐著吃, 也有些人就聊起腳踏車來了, 我拿了半個芝麻beagle抹大蒜醬, 一邊看現在Franklin的bike route map, 想想我實在不可能去到那麼遠, 就沒有拿; 一旁有人在填問卷, 填完可以得到T恤耶! 我故意在那邊流連(其實也是在看其他摺頁, 果然工作人就問我要不要填問卷, 我當然是千百萬個願意啊! 其實沒T恤我也是會填, 將心比心嘛, 只是不知道他們調查對象是誰.

總之我得到自行車的T恤囉~~

再拿了個洋蔥口味的beagle抹某種水果口味的cream, 倒了半杯咖啡, 此時才9:20, 想說先到圖書館等上課吧, 走了幾步就想到Jones Library是不能吃東西的, 於是慢慢走, 去領了錢, 到Amherst Cinema的商店門口晃晃, 想起上星期Amherst History Museum的志工阿媽建議我可以去Cinema旁邊的商務服務中心拿摺頁, 就進去看看晃晃, 撐到快上課, 也把咖啡喝完.

今天上課的人爆多, 老師Carol也嚇到了; 從我右手邊兩個中國小女生(都是念教育所碩士班的)算起, 是我, 韓國男生Wan Hee(跆拳道教練, 因為學生都放暑假去了所以他也放, 自稱house husband), 中國山東來的訪問教授Junhua(老婆在UMass念博士, 今年畢業), 韓國媽媽Sook (兩個女兒, 小的明天滿7歲), 俄羅斯阿媽Olga(剛升格12天! 小孫女叫Fiona), 俄羅斯律師(老公在Postdoc所以跟來美國), 捷克來的斯洛伐克妹Maria, 韓國媽媽Jungyun和Jin, 中國訪問學者Jiahai(訪問經濟所, 說在中國是公務員), 連同Carol退休前在美國政府和軍方擔任電腦工程師, 我們起碼有3個公務員!

在上課時間前抵達的是4個中國人, 韓國男生和我, Carol看了我寫的名字, 問我是不是中國來的, 我說是台灣, 她問台灣是不是one part of China, 現場大家不約而同地乾笑起來, 還是韓國男生先開口: not yet! Jiahai說是China的一部分, 但不是PRC的一部分, 我猜Carol沒懂, 因為後來在課程進行中, 她又問了一次, 我嘗試客觀地回答, 像1949年PRC建國時, 當時的政府跑到台灣, 我們現在有自己的政府, 自己的憲法, 自己的護照, 自己的總統, 但很多人不認為我們是一個國家; Carol問了個問題我沒聽很懂, 但意思應該是中國主權有沒有及於台灣, 這個問題連在場中國人都搖頭說沒有, 我有點鬆了口氣 :p

後來因為Carol提到Arizona那個移民法案(本週最新進度是歐巴馬表態說移民政策屬於聯邦事務, 州政府不得自決), 所以問大家的母國允不允許雙重國籍, 俄國和中國立即反應是說不可能, 我猜在集權國家這可能是叛國大罪吧? 我後來提到台灣雖然允許雙重國籍, 但這種人不可以擔任公職時, 中國小女生第一個反應就是: 因為他是spy! 我想她們應該完全沒有承襲到華僑是建國之母的精神, 哈哈! 當然我有試著解釋那是國家認同問題可能造成施政上的影響, Carol試著替我用比較好的表達方式再講一遍, 我想她有明白我的意思.

總之, 當這個話題結束時, 我忽然意識到, 講一百個台灣不屬於中國的理由, 不如在其他方面突顯台灣和中國的異同, 如此更能讓人瞭解兩國之間的關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