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在形成腸胃道的雛形時, 會出現一個開口, 稱為胚孔.
腔腸動物如扁蟲的胚孔既能進食也能排泄, 同時扮演嘴巴和肛門的角色; 而紐蟲胚胎時期的胚孔會變成嘴巴, 其他如軟體動物, 環節動物與昆蟲等, 也有類似的情況, 牠們被稱為原口類動物(Protostomia); 但如棘皮動物與脊椎動物等, 胚胎時期的胚孔會變成肛門, 之後再長出嘴巴, 被稱為後口類動物(Deuterostomia).
兩類動物在胚胎階段的分裂方式完全不同, 原口類的初期卵裂, 細胞是螺旋狀排列, 而後口類則是輻射排列; 原口類動物在卵裂階段, 細胞的未來走向已然確定(定型), 這種"策略"的好處是可以快速產生後代, 然而, 若在分裂完成前有部分細胞被拿走, 將無法長成完整的個體, 因此幼體死亡率較高; 反之, 後口類動物在卵裂階段的細胞屬未定型, 即使有部分細胞被拿走, 日後仍能長成完整的個體, 相對而言, 幼體死亡率較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