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5日

Spatial modelling of forest community features in the Volzhsko-Kamsky reserve

Rogova et al. ch. 37 in Zuur et al. (edited) Analysing Ecological Data. pp.633-648.

1. Introduction
本研究目的在建立俄國Raifa地區的寒帶樹種空間分布與環境因子間的關係, 關係式如下:
Boreality = f(explanatory variables) + auto-correlation noise + noise
其中
Boreality以zj表示
f(explanatory variables)以f(xj)表示, 包括溫度, 濕度和地形
auto-correlation noise以wi(zi-f(xi))之總和表示, 包括鄰近地區的加權殘差總和, 權重w為距離
noise以ej表示

2. Data exploration
(1)樹種資料
本研究在534個樣區(100m x 100m)中記錄到485種樹種, 其中327種出現在3個以上的樣區中, 寒帶樹種共22種, 在各樣區中所佔比例由0%到60%不等; 由Cleveland dotplot中可以看出並沒有哪個樣區有特別極端的比例.
(2)環境特性資料
本研究採用4種環境特性標指標: NDVI(標準化差異植栽指標, 用以區分植栽和非植栽元素), 凱式溫度, 濕度指標, Grn(綠量指標, 用以表示植栽密度), 另以經緯度表示氣候梯度; 由pairplot中可以看出每個指標都有離散值和共線性, 其中Grn和NDVI, Grn和濕度, NDVI和濕度之間相關性極高, R值分別是0.96, 0.86, 0.82

3. Models
(1)未考慮鄰近樣區影響的LM(線性迴歸模型)和AM(加成迴歸模型)
原本z是以寒帶特性(boreality)代表之, 亦即寒帶樹種的數量, 為了符合一個我沒看懂的biological sense, 應以第638頁的公式轉換, 並以transformed boreality代表z
由於只有緯度, 溫度和濕度在模式中達顯著(p<0 .001="" br="">(2)考慮鄰近樣區影響的LM(線性迴歸模型)和AM(加成迴歸模型)
上一步驟所獲得的AM相關係數已達0/697, 在本步驟中考量鄰近樣區的影響, 提升模型的解釋力

2010年10月11日

20101011千里馬日記

20101011

這段話存起來備用--

Most controlling measures are regulated in the Regulations on Non-urban Land Use Control (1976), except cropland & pasture, forestry,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national security, aquiculture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of Council for Agriculture, COA), saltern, mine, irrigation works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of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 MEA), and heritage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of 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 CCA).

2010年9月8日

千里馬日記20100908-2

20100908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Data by Dr. Kevin McGarigal
(Tue, Thu 9.30-10.45 am)

指定教材是Ecological Models and Data in R, by Benjamin M. Bloker

1.introduction

本章廣泛地概覽生態研究的哲學和技術, 若你對哲學不耐煩, 請直接跳到1.4節(哈哈!)
在生態研究中, 統計工具是用來結合模式(models)和資料(data)的, 有了統計之後, 我們不只可以回答"在不同處理下會有多少比例的種子長出不同的根?"的問題, 也可以回答像"本研究結果和理論是否一致?"或"我們有證據說種子和種子之間有變異存在嗎?"等問題.
Sandin和Pacala (2005)對珊瑚礁魚類的經典研究,證實這些魚類的群聚會吸引掠食者(predators)造訪或攻擊, 這種研究可以透過相關性分析或迴歸分析來進行, 但資料必須滿足常態分布或線性關係等條件; Sandin和Pacala用了更有力的方法, 他們建立模式(models), 而且他們用realistic binomial和Poisson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來描述資料的變異性, 而非常態分布.

(既然他叫我跳到1.4, 我就跳吧)

統計結果有3種: 頻率(frequentist), 貝氏機率(Bayesian)和或然率(likelihood-based).
頻率如Fisher, Neyman, Pearson; likelihood通常是估算最大或然率(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根本看不懂; Bayesian也是一種或然率, 經wiki得知是機率中的機率, 比如驗血的正確率有90%, 陰性和陽性的比例是99.5:0.5, 那某甲驗出來是陽性的機率是多少? 即使如此, 書裡寫的仍不是很懂.

若說頻率統計指的是一個真實狀態(true state), 那Bayesian就是實驗結果的事實(truth)....天啊太玄了 >"<

1.5. R的優缺點

1.6. 模式建立過程

1.7. R的補充

自立自強求生補充: 台大計中電子報[范素瑋/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所博士候選人]

千里馬日記20100908-1

20100830


整個研究的概念架構,是立基於台灣的非都市土地劃有明確的分區(亦即zoning),原則上這些分區決定了土地使用(以land cover types, LCTs表示之)的方向,在各水庫集水區(watershed)範圍內,便間接對水庫的水質造成影響,因此希望透過本研究,瞭解現行法規對土地使用的影響,以及在此一制度下所形成的土地使用現況對於水質的影響.
由於土地使用對水質影響中,堪稱最明顯又最重要的是營養污染,因此本研究以營養鹽為水質變項.
1. study 1
study 1的目的是瞭解既有的保護區劃設,對於水質是否造成影響,也就是單純地著眼於空間法令對水質的影響,不去討論保護區的空間特性;以美國麻州的河川和州定保護區為對象,就像昨天報告的,以測點上游河川所流經的保護區長度和比例,探討有沒有劃設及不同劃設目的下,河川中的總氮濃度是否有差異

之所以著眼於總氮(TP)是因為文獻中提到的,相較於磷可能來自清潔劑,氮的來源相對單純,就是農耕用的肥料,所以和土地使用的關係是最密切的,而且它也是優養化指數中的3個指標之一(另外兩個是水中的葉綠素II濃度和水質透明度,水質透明度不是污染物,而葉綠素來源也不盡然與土地使用相關)
自變項除了保護區長度和比例外,還會考慮空間尺度,這是為了便於落實管理措施,例如500公尺內的保護區影響大於整個上游的保護區時,那就可以把管理集中在較小範圍內;不過這方面的分析有一毎大的隱憂,就是現在已經只有32個樣點了,並不是每個樣點往上游走500公尺都會有保護區座落其間,樣本可能會少到無法做這個分析
昨天有提到怕內容不夠周全,老師有建議往上推到法規,而不是往下做各保護區的空間特性(但這可以成為另一個獨立的題目,意洽);我想可以由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層次,討論不同類型的保護區是否受不同法規約束,我會再想想看
2. study 2
study 2是論文計畫書的主體,以台灣21座主要水庫中的14座為基地,把zoning,LCTs和兩者之間的差異量化,Jack比較注重的是LCTs對水質的影響,我希望zoning和LCTs之間的差異也放進來,另外,Jack還建議做兩個尺度:集水區全區和水域周邊某個寬度的廊道

其實這裡有一個問題,就是這塊地到底可以或不可以長怎樣,是”編定的使用地”決定的(例如建築用地就會規定建蔽率是多少),而不是"劃定的使用分區"決定的(例如本研究將沿用的山坡地保育區,鄉村區等);這些用詞可能有些人不太熟,總之台灣的鄉村土地決定一塊地怎麼用的規定有兩層,比如某某村裡一塊地可能被劃定為鄉村區(第1層: 使用分區,或簡稱分區),而且又編定為建築用地(第2層: 使用地,或簡稱用地),它能不能蓋房子以及蓋多大蓋多高,其實是第2層的規定決定的
在我旳paper裡,一開始我是兩者都有提到,可能也寫得不清楚啦,Jack說我應該要(1)把法規用語概念化,而不是把台灣的法規名詞翻成英文,(2)無論都市或鄉村,分區代表的是一種經過環境調查後,人們訂定一個目的,並勾勒出一個理想的資源分配和使用的狀態(不管它的目的是為了用光資源或保護資源),我想知道的是這個理想狀態到底有沒有達到,不管有沒有,現況的影響是什麼?如果沒有,那其落差所造成的影響又是什麼?
所以我後來只把第1層的規定放進來,也就是分區的劃定,包括了特定農業、一般農業、鄉村、森林、山坡地保育、風景、國家公園、河川、特定專用等10種zoning (總共11種,但本研究範圍內沒有工業區),把它們分為3大類:都市、農業、森林,之後LCTs數化也是只分這3類,有些情況像一大片農地上星布一些農舍,就會全部類化成農業,包括其間的道路,不會細分
LCTs的比例不用說,就是用數化類化好的圖層去計算;要討論zoning和LCTs之間的落差,技術上應該可行,就是把兩個圖層merge起來,14座水庫分別去計算zoning和LCTs不相符的部分(應該有都變農、都變森、農變都、農變森、森變都、森變農等6種)所佔比例
Jack認為只要算PLAND就夠了,我也同意,但總覺得有其他指數也可以和空間法規連得起來XDDD 這先不管啦!應該還是先跑PLAND吧,也就是各種類型的面積比例;整體而言,study比較沒有具體的技術問題,大概就是昨天老師說的,有沒有回答到研究問題,不過我想朝向修改研究問題的方向著手

20100907
開學後第1次跟JACK咪聽,因為目前忙著搞GIS,沒什麼具體進度,倒是Mass river那篇的data和分析方法讓我滿擔心的,我問他去找McGarigal好不好,他給了我一個麻州水資源研究中心的人名,要我去找她^^

2010年8月12日

20100812千里馬日記

20100810

空白一個星期後, 再度跟Jack咪聽, 因為GIS方面進度緩慢, paper本身也沒什麼改, 所以決定藉機釐清有關land use各種英文用詞的疑惑, 沒想到意外地上了一堂土地計畫概論!

原本心裡有點急, 想說我又不是在問這個, 但是聽一聽忽然又覺得, 我用台灣現行的土地分類系統去說明水庫所在土地的問題好像有點不對勁, 似乎應該用土地管理的概念去區分; 果不其然, 咪聽到最後, Jack也提到我應該使用學術界普遍接受的用語, 而不是只適用台灣的說法, 嘖嘖! 今天真是獲益良多啊!

  

2010年7月15日

20100715千里馬日記

20100715

習慣了被事情追著跑的日子, 忽然之間可以自己決定要先做哪件事, 真是有點不習慣! 我想這也是千里馬最可貴的一點....

關於上上次咪聽時向大家報告的進度啊, 鳥蝶篇(I)已經收尾了, 而國家公園篇算是做到一半, 只需要補data, 這2篇的進度比較快; 另外有3篇的進度差不多, 都是處於最耗時間的文獻回顧階段, 心想一次寫一篇比較容易集中思緒, 但不知道如何取捨, 而且也分別有一些小問題:

1.投稿ISSRM的保護帶篇, 之前咪聽時有向大家報告, 結果出來還不錯, 有東西可以討論, 但data太舊, 是1997年的水質資料, 當然保護帶資料也找得到夠舊的來搭配, 只是樣本數不多; 新找到一組水質資料的樣本數也沒多到哪裡去, 不過是2005至2010的新資料, 可以搭配剛剛在2010年6月更新的保護帶資料來分析; 那我應該用新的data比較好對不對?

2.案例分析篇, 也就是這幾個月來持續跟Jack密集討論的東西, 希望透過質性研究來歸納出"空間法規那麼多, 到底是哪些會影響水質? 我們可以透過研究回饋到哪些法規上, 以保護或改善水質?"; 因為原本找的案例分布在台灣, 美國, 日本等3國, 基礎資料的收集非常困難, 而且花了很大工夫找到的東西, 因為格式或項目不相容, 無法比較; 目前是想要換個做法, 把焦點放在台灣, 不過研究問題(question)和命題(proposition)都沒有變就是

3.鳥蝶篇(II), 其實是3篇裡進度最慢的, 需要重找key paper以突顯本研究的必要性; 正在思考是否可以投Ecology, 平常我們比較少接觸的paper, 而且它的寫作格式有一點小小的特殊限制(例如文獻回顧的篇幅限制在10%以下), 如果要投Ecology, 一開始寫就要注意這點

所以呢? 我現在應該要先做什麼?
  

2010年7月10日

20100710千里馬日記

20100710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in my nutrient study!

I shouldn't distinguish the characters of protection zones. For example, each protection zone has it own primary purpose, such as conservation, recreation, or agriculture; also, each one has it own managing unit, such as state, municipal, or private. I should compare the protection zone with different "management measures", like private conservation vs. private agriculture, rather than private vs. state government, or agriculture vs. recreation.

I need to think about it!

2010年7月8日

20100708千里馬日記

20100704

國慶煙火日~ 喔耶!

景雯接了我到慧瑜家一起吃晚餐, 再一起去煙火會場; 因為煙火9點半開始放, 而會場就在University Drive上的校友體育館, 離家約20分鐘腳程, 所以煙火開始時, 邊往家裡走邊回頭看/拍, 倒也感受到了小鎮的國慶氣氛, 而且及時參加咪聽^^ 現在仍在美國的人只有我在東岸時區, 可以看完煙火再來咪!

咪聽時應cyc要求報告了一下幾篇paper的撰寫進度, 我猜cyc是想順便提醒一下諸位博士生, 但除了我之外只有宜君有參加咪聽....anyway, 我說因為最近電腦壞了, 除了打字之外沒別的事好做, 所以進度奇佳, cyc笑說應該把大家的電腦都打壞, 然後用手寫, 搞不好產量還比較高!

一共報告了4篇的進度, 但其實我進行中的一共有6篇(天啊! 也太多!), 所以cyc說的念到博5應該有5篇這件事, 我應該不用擔心啦!

哪6篇呢? 其實應該是7篇, 最理想的狀況是: 宜婷論文2篇+2010 ISSRM 1篇+CASE STUDY 1篇+國家公園的公眾認知1篇+上課不專心1篇+論文計畫書1篇=7篇!


20100708

今天第一次去上了星期四的英文課, 但仍然沒見到星期四的英文老師, 而是由上星期見過一次的星期二老師代課; 聽說明天又有外出行程, 上星期五沒上課, 這星期五突然說要去可能有點不好意思....明天再看狀況好了!

噢~ 今早上課前在Amherst Coffee買拿鐵時, 看到明天的老師坐在店裡跟朋友打牌, 哈哈!

上英文課很棒的一點是可以聽到各國的狀況和觀點, 今天老師舉報上一小篇報導說明印度的Right to Information Law, 天啊! 印度居然要制訂法律來保障人民有知的權利, 其實台灣也是近年才制定政府資訊公開法, 但在這之前並不是資訊封閉, 而是毫無章法; 而印度的例子是有人向政府申請購屋津貼, 過了四年不但錢沒下來, 而且她也完全不知道原因!

接著就分組討論各國的社會福利制度, 主要是針對窮人方面, 聽起來墨西哥的狀況最糟: 沒工作就沒工作啊~ 沒房子就沒房子啊€ 政府什麼也不會幫的! 中國好一點, 之前都是用鄉村資源在供養城市發展, 近年發現這樣不行, 開始把經費挹注到鄉村, 但是採取的好像也不是社福手段, 砸錢"發展鄉村建設"是一途, 另一途是發錢給窮人; 巴西的社福措施也不多, 捷克, 俄國和法國有基本的失業給付和職訓, 相較之下, 台灣能夠提供的社會福利和服務真的是很不錯啊! 雖然各縣市的質和量都很參差, 而且供需總是不平衡, 但基本上有不錯的觀念和制度為基礎.

比如說為弱勢家庭的小朋友提供免費課輔, 雖然並不能算很普及, 而且常受經費和人力的限制, 但基本上從地方政府到NGO, 乃至各大學社團, 都各有一套運作模式, 在座似乎沒有第2個國家能做得比台灣好! 當然這並不是說台灣做得夠好了, 我想台灣地狹人稠, 經濟和教育都先進到一個程度, 是相對有利的基礎, 應該要能做得更好才對!

關於大陸到最近幾年還有城市居民和鄉村居民法定權利義務不同的狀況, 我真是有點驚訝, 這點也是我去上了英文課才理解到的: 與其費唇舌去向外國人解釋什麼台灣屬不屬於中國的事, 不如在發言中強調兩個完全不同的政體下, 完全不同的社會狀況, 降子大家自然可以理解, 這根本是兩個不同的國家!

2010年6月24日

千里馬日記20100624

20100623

拜學術之旅每天早起所賜, 就算睡到自然醒而且有芝加哥時差, 舒舒服服地一覺醒來也才9點多(=中央時區的早上8點多), 悠哉地吃了東西就上網和世界連結, 沒想到藍藍香居然咻一聲自動關機, 就像桌機的插頭被拔掉那樣!

好吧! 日子還是要過, 依原計畫上超市買了菜, 足足有平常買菜的兩倍分量, 因為其中有4樣是買一送一或買兩件有特價; 回到家炒了個粉條吃, 跟學姊打聽到計中(OIT)就有修電腦的服務, 遂背起電腦上學校去, 先到圖書館, 技術諮詢櫃台說他們不處理無法開機的電腦, 寫了張條子要我去找software support, 不知道這是不是他們的標準作業流程, 我覺得這應該是硬體問題啊! 不過基於尊重專業, 我還是去了, 果不其然, software support問診後, 要我去找hardware support, 這回就快了, 櫃台的大姊一邊問症狀一邊就在電腦上建病歷, 持Ucard的顧客診察費是50元, 修理費若超過100元會事先通知, 想想也還好啦!

晚上不知道要做什麼, 上次過這種回家沒電腦的日子是什麼時候? 研究所剛畢業還沒買桌機那陣子嗎?


20100624

今天和Jack咪聽, 重點放在如果GIS data真的找不到, 那該怎麼調整研究方向, 我事先擬定了兩個方案, 一是縮小空間範圍, 在3個基地裡各找1或多個次流域來討論, 二是用前人現成研究, 加入法規方面的討論.

我覺得只要事先有準備, 哪怕只是這樣的兩句話, 都可以有很大的收穫; Jack講得很委婉, 不過我可以理解, original study還是比較好, 但後者或許可以成為一個獨立的研究, 或許可以作為原本研究的支持, 所以仍然有進行的必要, 他建議兩者並行; 我覺得很受用啦, 真的不要只把眼光放在當下的工作上, 我的博士論文研究不是只有要找出3個基地的GIS和水質資料.

接著討論到比較理想的博士論文是用journal paper來組成, 而不是寫完論文再拆開去投稿, 這點台灣倒是很有跟上世界潮流, 系上還規定我沒投稿成功不能提口試呢! Jack講了一句話讓我信心大增: 兩個方案並行的研究成果, 會是journal有興趣的paper!

為了慶祝, 等下去campus center吃碗暑期特價的越南麵好了^^
  

2010年6月16日

千里馬日記20100616

20100607

ISSRM海報發表場次很順利地跟3位與會者討論, 第1位是台大森林畢業, 現在在華盛頓大學念森林所博士的女生, 她的問題是我的水質資料哪裡來, 我們共同的心聲是National Water Program的資料好難用! 第2位是在瑞士某大學工作的奧地利人, 他的研究主題是廢棄物, 原以為我的研究是做廢污水才停下來的, 聊了一會兒他的背景和工作, 他提到BOKU (去年ISSRM的主辦學校)一些研究計畫.

第3位是UIUC一個女生, 她很仔細地問了很多研究設計和結果的問題, 但其實她關心的也是為什麼我有可用的水質資料, 我老實說我用的是1997年的水質資料, 大概是麻州最後一筆全州性的水質資料吧? 為此還特地用1998的保護區資料和2000的人口普查資料(是說也還沒有最新的)來做分析; 在講述和討論的過程中, 發現除了樣本數少一點之外, 這個研究設計其實是挺不錯的!

要來想一想接下來要怎麼修改才好!


20100612

昨天初次聽到香檳實驗的刺激物: 一組森林內部的照片(1)和兩組森林邊緣的照片, 後者其中一組是由森林內側往外拍(2), 另一組由外側往內拍(3); 每組照片各2張.

這樣的刺激物, 測出來的景觀知覺如何連結到景觀生態?

我的想法是, 第1組和第2組可以放在一起比, 亦即景觀結構中, 森林塊區內部和邊緣(具不同生態意義)對人類知覺的影響; 第2組和第3組也可以放在一起, 比的是有或沒有符合眺匿理論.

每位受測者都做3組刺激物, 美國部分一共80位受測者, 若台灣部分也有80位, 一共160位, 以刺激物組別為分析單位, 比較第1和第2組之間, 以及第2和第3組之間, 所測得生心理反應的差異.

研究目的可能是:

1.以景觀結構為基礎, 探討景觀生態性對受測者景觀生心理的影響.

2.驗證景觀偏好中的生物演化論, 探討景觀提供眺匿機會與否, 對受測者生心理的影響.

3.受測者對自然的態度與偏好, 對其生心理的影響

也就是說, 預期結果可能分3個層次, 分別是受測者個人特質, 人類演化歷程, 以及景觀結構3者對生理(肌電, 腦波, 脈搏)與心理(注意力恢復力)的影響.

是嗎? 再想想看好了!


20100615

完蛋了!

好不容易下載了日本的GIS檔, 唉, 日本人真的很不合群, 連GIS格式都要跟人家不一樣, 雖然有附轉shp檔的小程式, 但原始檔超過600mb, 並不是藍藍香轉得了的檔案....看來要回Umass用桌機試試看了!

此外, 台灣和美國的檔案也分別有點問題, 台灣的是土地使用分區的圖, 而非土地使用現況; 美國的圖層裡沒有土地使用的屬性, 雖說有編號, 但用編號一個一個去查實在其瞎無比!

完了完了....趕快再想想看....

2010年5月21日

千里馬日記20100521

最近到底是用功還是不用功? 寫千里馬日記的頻率好像變很高欸...


20100519

凌晨大約2點寄出本週進度給Jack, 下午開信箱收信居然看到他凌晨快4點時的回信! 叫我咪聽前先看過他的comment.


20100520

早上起得算早, 9點多就離開床舖了吧? 天氣好就比較甘願起床; 中午跟Jack咪聽前掙扎好久, 一直不想動手準備, 但還是強迫自己開了Jack的comment來看, 有點傷腦筋, 還是卡在一些細節, 無關乎寫作的, 很多不精準的地方沒有想/寫清楚, 比如說, 這是一個飲用水源水質的case study, 但台灣的case (高屏溪)中, 水質明明差到依法規不能用來作為飲用水水源, 我有找到paper說明自來水公司在引水的時候必須花費更多成本和時間, 在溪流斷面中尋找適當的引流點-通常在溪流底層-抽取原水, 但我在文章裡引用這個解釋時沒交代好, 結果是今天當面畫圖給Jack看向他說明, Jack說: "Good! But you need to explain it in the article."

諸如此類的東西.

另外也說明了我引用的台灣水質指標裡, 各項指標是獨立的, 各自可以分成A~E這5種等級, 而總體分類是看各指標分類中最差的是哪一級, 總體分類就算哪一級, 比如某水體在7個指標中拿了2個A, 3個B和2個D, 那它就是D級的, 而不是用加總或平均, 所以即使St. Johns River的監測資料只有6個指標, 對3個cases的比較影響不大, 這點也獲得Jack的認同, 算是本週重要進展之一, 不然我不知道還要被3個國家不同的水質監測項目困住多久!

研究本身倒是沒有什麼大問題, 就是持續找data好進行分析, 這真的是曠日費時而且很沒成就感的工作, 找到Florida的GIS data也是本週的重要進展, 日本的....我在懷疑恐怕必須用買的, 再看看吧!

有關研究進度的問題, 我跟Jack說明現在同時進行的另一個研究, 也就是ISSRM要發表的麻州土地使用和水質分析,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需要他幫忙的, 我想最重要的大概是請他看看我對麻州的瞭解有沒有什麼嚴重的錯誤, Jack說這對他而言很容易, 要我找個日子寄初稿給他, 他可以幫忙確認內容, 我翻翻行事曆, 預計下星期二可以完成初稿, 也就約了下星期四再咪聽討論.

我6/5要出發, 從波士頓去德州; Jack則是6/6要出發去台灣, 這趟只待7天的樣子, 在台期間5天, 前3天在郭瓊瑩老師的研討會, 後2天去中原參加一個校園規劃的workshop, 純工作!


20100521

鬧鐘8:20響, 賴了一會兒, 應該是有在9點前出門啦, 我想可能是5月以來最早的一天! 天氣大好動力大增啊~

鎮上自行車週今天的活動是自行車早餐, 地點是鎮民廣場, 我是走路去的, 現場幾乎都是騎車去吃吃看看聊聊的人, 有些人帶著食物到一旁草地坐著吃, 也有些人就聊起腳踏車來了, 我拿了半個芝麻beagle抹大蒜醬, 一邊看現在Franklin的bike route map, 想想我實在不可能去到那麼遠, 就沒有拿; 一旁有人在填問卷, 填完可以得到T恤耶! 我故意在那邊流連(其實也是在看其他摺頁, 果然工作人就問我要不要填問卷, 我當然是千百萬個願意啊! 其實沒T恤我也是會填, 將心比心嘛, 只是不知道他們調查對象是誰.

總之我得到自行車的T恤囉~~

再拿了個洋蔥口味的beagle抹某種水果口味的cream, 倒了半杯咖啡, 此時才9:20, 想說先到圖書館等上課吧, 走了幾步就想到Jones Library是不能吃東西的, 於是慢慢走, 去領了錢, 到Amherst Cinema的商店門口晃晃, 想起上星期Amherst History Museum的志工阿媽建議我可以去Cinema旁邊的商務服務中心拿摺頁, 就進去看看晃晃, 撐到快上課, 也把咖啡喝完.

今天上課的人爆多, 老師Carol也嚇到了; 從我右手邊兩個中國小女生(都是念教育所碩士班的)算起, 是我, 韓國男生Wan Hee(跆拳道教練, 因為學生都放暑假去了所以他也放, 自稱house husband), 中國山東來的訪問教授Junhua(老婆在UMass念博士, 今年畢業), 韓國媽媽Sook (兩個女兒, 小的明天滿7歲), 俄羅斯阿媽Olga(剛升格12天! 小孫女叫Fiona), 俄羅斯律師(老公在Postdoc所以跟來美國), 捷克來的斯洛伐克妹Maria, 韓國媽媽Jungyun和Jin, 中國訪問學者Jiahai(訪問經濟所, 說在中國是公務員), 連同Carol退休前在美國政府和軍方擔任電腦工程師, 我們起碼有3個公務員!

在上課時間前抵達的是4個中國人, 韓國男生和我, Carol看了我寫的名字, 問我是不是中國來的, 我說是台灣, 她問台灣是不是one part of China, 現場大家不約而同地乾笑起來, 還是韓國男生先開口: not yet! Jiahai說是China的一部分, 但不是PRC的一部分, 我猜Carol沒懂, 因為後來在課程進行中, 她又問了一次, 我嘗試客觀地回答, 像1949年PRC建國時, 當時的政府跑到台灣, 我們現在有自己的政府, 自己的憲法, 自己的護照, 自己的總統, 但很多人不認為我們是一個國家; Carol問了個問題我沒聽很懂, 但意思應該是中國主權有沒有及於台灣, 這個問題連在場中國人都搖頭說沒有, 我有點鬆了口氣 :p

後來因為Carol提到Arizona那個移民法案(本週最新進度是歐巴馬表態說移民政策屬於聯邦事務, 州政府不得自決), 所以問大家的母國允不允許雙重國籍, 俄國和中國立即反應是說不可能, 我猜在集權國家這可能是叛國大罪吧? 我後來提到台灣雖然允許雙重國籍, 但這種人不可以擔任公職時, 中國小女生第一個反應就是: 因為他是spy! 我想她們應該完全沒有承襲到華僑是建國之母的精神, 哈哈! 當然我有試著解釋那是國家認同問題可能造成施政上的影響, Carol試著替我用比較好的表達方式再講一遍, 我想她有明白我的意思.

總之, 當這個話題結束時, 我忽然意識到, 講一百個台灣不屬於中國的理由, 不如在其他方面突顯台灣和中國的異同, 如此更能讓人瞭解兩國之間的關係吧?

2010年5月15日

千里馬日記20100515

20100515

It's a day of culture and history!

Actually, I didn't get up early, so I went out just before the ESL course of Jones Library. I am the second one arriving, after a Chinese girls, Ying Yu, who is from Xian. There are four more people being late. Two of them are visiting scholars from Chinese, one is a Taekwodo teacher from Korea, and one grandmother from Russia. The tutor is Fred.

We spent first half hour to introduce ourselves. During the second half hour, Fred asked us if we follow 3 pieces of news: oil spill in the Gulf, new supreme court nominee Kagun, and Greece vs. the E.U. Finally, Fred played the online news of the new immigration law in Arizona for us to practice listening. Then we read it in turn and discuss the effect on human right.

It is really strange that Arizona Governor to sign the law. It empowered the police to ask people to show their paper, no matter they do something illegal or not. If people don't bring the paper with them, they would be arrested immediately, even the US citizen! Of course the law has been against the US Constitution, so the supreme court would ask them to correct it. I just wonder how serious the illegal immigration problems are in Arizona. Why dare they establish such a law?

I think I'll attend the following course on next Tuesday and Friday to decide what date is more suitable for me. I need a motivation to push me to practice English more often.

After the course, I went home to check the e-mail for the dinner gathering tonight. I gave a phone call to Yung-Chi to drive me at downtown. At 2:00 pm, I met Emily Dickinson's poetry walk in front of Amherst Historic Museum. I followed the teams for a short time and decided to visit AHM, because the walk seemed boring.... AHM is a very meaningful place, although it doesn't have a lot of thing to display. I believe it is really important to conserve some common memory for the community. The first exhibition is about the Amherst in Emily Dickinson' era. I was very glad to know more about Amherst in such an old place, the Strong's house. Maybe I need to buy somethings to read or to keep. The second exhibition is the old stuff left by Mr. Strong. It showed her life and the old living style.

After leaving AHM, I bought a cup of latte in Amherst Coffee, where Carolyn has bought her coffee before our Boston trip. I found they have macchiato and I would like to try it next time. I arrived Emily's house by 3:00 pm. The walk has finished and the open house time has begun. I left my latte at the front desk of visitor center and took a look in the museum. There are not many things to display but a little old furniture. It'e hard to understand Emily and her family through the museum. However, the only display boards told the members of the Dickinson's and the characters of Emily's poems. Evergree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museum, is Emily's brother Austin's home. There are more furniture and stuff, including clothes and toys, to describe their daily life.

I bought a small collection of Emily's poems and two magnets in the visitor center. Also, I was considering to buy the novel of Emily Dickinson sold by Food for Thought Books. However, I didn't. I am not really interested to read such a novel, although I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Emily. Instead, I bought the book Why We Run. Maybe it's an interesting way to kill the time I don't want to work hard. Besides, I believe it's good to read it, no matter for running or for zoology.

Yung-Chia and Chung-fan pick me up by 5:30 pm. We met the other people at Big Y's parking lot and departed for Outback, Springfield. The food was neither bad nor expensive. I would like say it's a good place to celebrate something, a restaurant with typical American style. Anyway, it's a happy night to meet a few friends from Taiwan, including Jenn, who sent me some e-mail to talk about Elsie's house.


2010年5月14日

千里馬日記20100514

20100512

為了不耽誤研二(含毛毛)報論文的時間, 另外跟老師約了這天晚上, 老師吩咐找幾個人一起討論, 我問了八塊和毛毛, 並把會議通知寄給所有的博士生, 不過因為台灣時間星期四早上幾乎大家都上Rodney的效益課去了, 所以只有學長和毛毛出席, 八塊因UIUC學網擋colife所以無法進會議室.

整個大方向和3個題目老師是沒有什麼異議, 但指出一點很重要, 就是我最前面的研究問題似乎不是我後面的3個研究(尤其是主要研究study 3)所能夠回答的, 這點我倒是很清楚要怎麼改, 我知道我要做的東西是後面說的, 前面嘛....可能因為剪剪貼貼而且行文又不夠精準, 才造成前後不一致.

在研究範圍的界定上, 已經比原始的論文計畫書明確很多, 這點我滿有信心的, 學長和宜君提供很多意見, 都是跟空間法系/環保法系的界線相關, 這點我不但要想清楚, 也要寫清楚才行; 除了在上境期間的歷練(那時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國家公園歷練-營建署和林務局在空間保育和物種保育上的不清不楚-對我釐清研究範圍真的有幫助. 不曉得日後兩種業務都劃進環境資源部後, 會不會比較好一點! 希望到時的部長是個頭腦清楚的人.

還要花點時間再往前推進才行! 不能每次報告都在討論研究方向, 希望在5月底時能再向大家報告一次, 屆時希望study 1和study 2都已經有結果了!


20100514

我在想以後和Jack咪聽前都不要排什麼用功的進度了, 坐在電腦前這個做一點那個改一點, 還不如去買菜掃院子算了!

今天是研究生畢業典禮, 老師們如臨大敵, Jack帶了他的博士學位服到辦公室, 匆匆跟我講了十來分鐘, 主要都是既有內容的問題, 大概他也還沒有頭腦想接下來的方向, 我有放一個預計要怎麼分析的表格, 他看了看說good; 我想也好啦, 反正我就是卡在還沒找到的資料怎麼也找不到, 我就先把前面的東西改一改好了! 後面的要怎麼接嘛....一邊從其他方向找資料一邊想好了, 其實我的頭腦還不很習慣質性研究的思考方式, 找資料的觸角和嗅覺都不夠廣...要加油^^

下午去了趟Food for Thought書店, 我真愛這間店啊! 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好好地拿本書坐下來好好地看一看, 不要每次都是站著瀏覽, 很累而且無法深入體會....依我的性子可能要訂一個時間特地去才行:p

anyway, 看到好些喜歡的書, 回來上圖書館網站一查, 大概一半以上都有! 真不錯~ 先去借回來翻一翻先! 至於買書嘛.... 目前生活費緊得超乎想像, 為了維持吃的品質, 我想還是暫時不買好了, 算算3月剛到的大採購, 4月的筆電電池和貓票, 5月買了鞋和錯買棒球票.... 每個月生活費都有大支出, 這還不包括另外算的奢侈品如照相機, 腳踏車和外地旅行等, 嘖嘖, 要節制一點!
  

2010年5月11日

千里馬日記20100511

不知不覺中變成很規律的千里馬週記了@_@

20100507

跟Jack的咪聽從星期四(5/6)改到這天, 他實在是太~ 忙了! 因為我提早兩天寄給他的檔案是舊的, 所以他修改的東西和我截至這天為止的進度搭不上, 也就無法深入討論, 不過我自己知道進度還在掌握中; 這天就是討論暑假的工作內容, Jack要我整理一下同時進行的工作有哪些, 然後調整看看分別可以花多少時間做.

這天開始我就整個瘋了......


20100508

鬼上身般地把論文計畫書翻出來, 再把老師念茲在茲的"12步"也翻出來, 開始寫成paper格式, 一口氣寫到材料與方法, 一面想著ISSRM只剩不到1個月, 要怎麼解決資料來源的問題, 想了很久很久, 決定把ISSRM這篇定位為台灣現況問題的發掘, 也就是現行土地使用分區對水質的影響; 怎麼會有研究的目的是找出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呢? 不過管它的, 這些統統算是我的pilot study!

中間去了趟Mountain Farm Mall, 終於在Footware買到鞋, 而且是兩雙! 天啊!

回到家又繼續衝, 為了趕在晚上8點去Dina家消夜趴之前有點進度, 學姊打來問晚餐要不要跟Sada一起吃也只要好婉拒了, 千金難買靈感來啊~~~

在消夜趴認識了新朋友Chris, 他大學有雙修日文, 所以日文會話ok, 跟Sada半英上半日文聊得很開心, 他說他大學最後一個學期必修中文, 可以選傳統中文或簡體中文, 大部分人都選簡體, 他也不知道為什麼他選了傳統中文, 畢業後到台中住了5年(沒問清楚是念書還工作), 2004 又到日本工作一段時間, 然後才回美國念書, 他很健談也滿nice的, 真好玩! 對了, 他是德州人, 所以我順便請教了去Corpus Cristi要注意什麼, 他說我是台灣來的一定沒問題啦XDDDD


20100509

母親節快樂~~ 這星期太拚命, 連家書抵萬金都沒空弄啊~~

寫ISSRM的同時, 一面又對論文主要研究有了一點想法, 就另存一個新檔開始寫另1篇paper, 忙死了我! 然後邊等咪聽的同時邊做簡報, 大概簡述3個研究(ISSRM, case study和主研究)的關係, 超衝的! 連續幾天都到凌晨兩點, 餓著肚子上床.


20100510

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把台灣的非都土GIS檔抓下來, 一一剪出水庫集水區的範圍後, 一一去跑FRAGSTATS, 結果在貼成一個總檔的時候發現問題, 可能原始土地使用分區數化建檔時有什麼地方不對, 有的周長對了面積不對, 有的同一塊地會計算兩次, 又有的是對的....總之這資料不能用! 完了完了, 我的大前提就是希望不要重新數化, 一方面時間不夠, 二方面我想把eCognition的key留著給毛毛備用比較好, 怎麼辦咧?

這天搞到凌晨4點, 終於確定麻州州政府提供的免費GIS data質和量都ok, 雖然水質資料怎樣還不確定, 不過先這樣吧!


20100511

再花點時間把ISSRM改成用麻州的data去做, 大架構沒變, 所以很快就改好了, 再把3個研究的ppt順一順, 就寄出去給老師和大家, 約了明天晚上跟老師報告, 希望一切順利啊~ 至少趕快過了ISSRM這關吧!

然後, 該來寫家書抵萬金了! 今天弄完這就先睡吧~ 明天再來處理case study的進度!

2010年5月5日

千里馬日記20100505

20100430

跟Jack咪聽, 他遲到20分鐘, 說他來不及看我的東西, 我猜他應該接著馬上有事, 因為之前他來不及看就是咪聽時當場看, 我就口頭跟他報告一下文章部分有修改, 但資料仍在補充中, 順便跟他check了暑假的行程, 原來整個6月7月我跟他只有一個禮拜的重疊啊~ 也就是UIUC實驗結束後那個禮拜!


20100505

因為5月的來臨, 終於意識到ISSRM已逼近, 要報告的東西該準備了! 另外就是暑假的來臨, 因而意識到研究該有進展了! 偏偏這時被Jenna傳染感冒躺了兩天....

其實case study東西越做越明確了, 質性研究重點在歸納, 這麼多資料能夠收歛出什麼東西呢? 我覺得以台灣日本兩個案例來看, 很明顯是不能把整個集水區的土地使用和水質資料拿來比, 淀川流域的森林覆蓋比例只有高屏溪的一半, 但水質好上兩級(乙類和丁類水體的差別), 要比就該用每個測點的次集水區分開比, 而且比的顯然不是LCTs的比例, 而是更細微的riparian corridor特性; 考慮到憲政提醒的, 大部分污水是管線排放, 所以水質重點應該放在地表逕流帶進來的污染, 所以是農業相的N和P囉? 工業相關的SS呢? 相較之下, BOD和E. coli等應該都不會是重點....至於pH和DO應該可以視為基礎資料吧?

這樣說來, 似乎不是該思考case study的東西要怎麼回饋到主要研究上, 而是要怎麼把它和研究串起來, 也就是說, 直接用我在case study裡發現的東西來作為研究方法設計的依據, 最重要的議題大概就是資料品質, 因為台灣的土地使用圖更新不夠快-白話文就是, 官方的土地使用分區圖是計畫而不是現況, 而且違法使用太多(這是有文獻的)-所以不能用來當作資料來源; 解決途徑有二: 一是自己拍自己數化(很好, 還有沒有更難的?); 二是用有Land Use Map的地方來作為研究對象.

我現在不太敢回去看我ISSRM投的摘要內容是什麼, 天啊! 希望我寫得夠含糊! 明天早上咪聽, 中午和新朋友吃飯, 不知道系上新老師的演講是什麼時間....管它的! 總之希望下午可以開始準備ISSRM的東西....至少做心理準備吧?

振作, 好嗎?
 
 

2010年4月29日

千里馬日記20100429

20100427

學校的Arbor Day (樹木節?) 活動之一是請到"知名生態學者"Dr. Nalini Nadkarni來演講, 雖然這天還在緊鑼密鼓地趕case study進度, 但看到她在TED上的演講好生有趣, 也覺得以canopy作為生態分析單元或棲地品質指標是個滿有趣的想法, 而且National Geography還幫她拍過片, 應該是值得一聽吧? 當下決定無論如何抽時間去一趟, 即使天黑後溫度遽降, 也是一咬牙想說撐一下應該沒問題.

結果真是太令人失望了.

雖然她的演講大綱是以自己的科學家/教育者/合作者3個身分來分別說明她的"研究", 但我看到的東西幾乎都在TED那16分鐘的演講裡出現過, 甚至播放的影片都一樣! 有幾個笑話是TED沒有的, 比如說勁裝爬樹的芭比和擔任地面支援的肯尼, 她說這是她lab裡的笑話, 用來說明女生可以負擔需要體力的田野工作, 不過....唉....還有就是她丈夫小孩大量出現在演講裡, 這TED也有提到, TED沒提到的是她的父母, 她放了一張她父母共舞的照片用來說明她的教育背景, 是的, 這整場演講聽起來就像她和她lab的promotion! 與其說她在分享研究成果, 不如說她在打造某種個人形象.

還有一點讓我很訝異的, 就是在演講開場時, 主持人請了一位先生(好像National Geography的什麼人)上台致詞, 我進場前有確認過會場並沒有禁止拍照, 有人上台就習慣性拿起相機來, 忽然有人用力拍我的肩, 原來是那位主持人, 她很嚴厲地說不能拍照, 她講第一句話時因為我有點嚇到所以沒聽清楚, 第二句聽得可清楚了: DON'T do it again! 這是怎麼回事? 我還是第一次遇到聽演講不能拍照, 而且當時台上沒有簡報沒有影片, 只有一個人! 想來想去, 我猜是有錄影要商業發行的吧?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貼公告說不能拍照呢?

雖然我對Dr. Nalini Nadkarni鼓吹大家認識樹木之美以便推廣樹木保護的觀念不太認同, 貓熊會瀕危並不是因為大家不覺得貓熊可愛, 或不喜歡貓熊啊! 海豚也是一樣, 信天翁也是一樣...., anyway, 我還是覺得以canopy為研究對象是個有趣的想法, 而且跟我們健景室的研究方向有相同之處, 建議可以看看她在TED的影片, 但遇有她的演講-尤其是有商業贊助的-可能要考慮一下把時間留給更重要的事.



20100429

UMass要成立歷史保存研究中心的樣子, 在此同時, 景觀系要成立文化遺產組(Cultural Heritage Study), 所以在徵新老師, 預計今天起到5/9會有幾場candidate presentation, 還安排了student meeting的時間, 我覺得這是一個讓學生們瞭解"系上在幹嘛"的好方法^^

今天發表的是Dr. Jeremy Wells, 他2009年2月才剛拿到博士呢! 是Clemson University (!) 環境設計與規劃系, 但他學士碩士都是念Historic Preservation, 這一年間是在丹佛市政府當規劃師; 看他專業工作經驗很豐富, 本來期望聽到他講一些有趣的東西, 不過今天聽下來, 講概念還是居多, 例如歷史保存應該以居民為中心啦, 由居民認同空間的歷史價值, 再委託專家云云, 雖然有舉一些地點(Charleston和I'On)為例, 但並沒有具體提到是怎麼操作的.

不過他的簡報大綱倒是要記一下, 想想我好像沒有聽過其他新進老師的發表吼? Jeremy的大綱如下:

  1. background
  2. heritage preservation
  3. research
  4.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5. teaching
  6. conclusion

我另外期待看到的是他預計要開的課, 不出所料有Mixed-methods in Historic Preservation等區別性很強的課, 另外也有Urban Landscape Preservation這種不同視野的課, 此外, Jeremy對他的人脈好像挺有信心, 想開Abroad Study的課, 也說他可以去談NPS其至UNESCO的實習機會, interesting!


2010年4月24日

千里馬日記20100424

20100419

又是個晴空萬里但冷風颼颼的天氣, 這天是米國的愛國者節, 只有麻州等3州放假的樣子; 慵懶地起床打點早午餐再東摸西摸, 心想等下午暖一點兒出去騎車好了, 想了好久要去的Quabbin Reservoit (奎賓水庫)好像可以坐公車到Belchertown再開始騎, 只是不知道路遠不遠, 悠哉地打開電腦查路線, 一不小心發現公車15分鐘後到站, 錯過就要到4點多, 馬上換裝牽車衝出門去!

等了幾分鐘, 公車果然到了! 之前看人家把腳踏車上架輕鬆寫意, 我卻怎麼也拉不動公車臉上的腳踏車架, 逼得司機(UMass的打工仔)下來代勞, 原來有個把手要按一下(其實我有看到車架上寫要pull某個東西, 但我沒看到什麼可以pull的啊); 這也算了, 車架共有內外三層, 想說放最內層才對, 等下有別人要放才能放, 反正我是坐到最後一站, 結果手太短放不到啊~ 又是司機代勞, 還幫我把固定後輪用的桿子拉好, 一面問我是不是要去Belchertown, 我說是啊, 他可能覺得自己有點不禮貌, 說只是確認一下, 我想他心裡應該覺得我這人怪怪的到底在幹嘛....

到了Belchertown鎮中心後就騎著車上路, 稍微走錯路, 但有可上網的手機在手, 就可以放膽亂亂走(是說手機的google地圖解析度最近變差了, 不知是什麼問題), 好不容易找到正確的路, 卻發現路面刨除重舖, 而重舖的部分只剩一線, 所以雙向輪流通車, 我想說這種情況下插輛腳踏車進去, 交警應該會花轟吧? 算了回頭吧! 但回程巴士就是4點多從Amherst開來那班, 從Belchertown回程要等到4:55呢! 適逢假日什麼都沒開, 怎麼辦呢? 沒關係, 來的路上我有想好了, 就去逛超市吧! Belchertown的鎮口有間stop & shop!

就這樣水庫生態之旅變成超市買菜之旅.


20100420

跟Jack咪聽, 內容上沒什麼進度, 寫作上被他仔仔細細地挑出所有不精準不完整的地方, 這星期有得改了! 幸好下星期是設計課期末總評, 連續3天的大事, 所以咪聽隨之延後, 呼~


20100422

一如計畫前往紐約, 搭早上7點的Peter Pan, 在Springfield轉車後就陷入昏迷, 近紐約才醒來, 走Lincoln Tunnel入城時塞到我差點抓狂! 早上11點多是在塞什麼鬼?

下巴士後在Port Authority買了個起司牛肉堡帶著, 居然是現點現煎的, 小小感動了一下! 抱著漢堡直奔華爾街, 在車上見沒人吃東西我也不敢吃, 下了車邊走邊狂吃, 吃完才發現走錯方向, 趕緊回頭找Federal Hall! 其實NPS這個點沒什麼看頭, 我是看上它的遊客中心有介紹整個大紐約市的NPS據點才去的, 其實還不錯啦, 分生態, 文化, 移民等幾個主題, 挺有系統的, 而且看到幾版很不錯的地圖, 拿了市政府出的官方地圖和手冊^^

其實下巴士不久頭就開始痛, 出Federal Hall後趕緊買杯咖啡灌下去; 跟著往自由女神的指標走, 心裡一面狐疑真的看得到嗎? 走一走居然走到渡船碼頭, 看來意思是叫我搭船出海看, 那免了, 還是去High Line吧! High Line的設計其實有點花俏, 造型上的小細節很多, 不過公共設施有教化人心(?)的作用, 做細一點無可厚非; 階梯座椅跟路上往來車輛相看兩不厭, 這部分挺好玩的!

走到約定的Penn Station發現還早, 在車站裡吃了個味道不錯但口感差了點的雞肉凱撒沙拉, 本想走到5 Ave去看看的, 還沒走完一個block呢, 天就落起大雨來了, 只好衝進Manhattan Mall去跟維多利亞的祕密交關一下; 然後就是碰面, 搭車, 抵達Montclair Hight.


20100423

一早起床做了早餐帶著, 先去MSU的音樂系館晃晃, 就搭火車到Manhattan, 直奔MoMA, 提姆波頓展還真的只是提姆波頓畫作展, 什麼電影道具根本佔不到一間展間, 幸好我沒有抱什麼期望, 只是說剛看完皮克斯展不久, 相較之下提姆波頓展未免遜色, 話說回來以提姆波頓為名(而不是以電影公司)還能弄到這麼些道具-如蝙蝠俠的頭套3個-好像也有那麼一點不簡單了啦!

可能是我這人沒什麼藝文氣息, 覺得MoMA其他部分真的滿普的, 建議觀光客如我, 有感興趣的特展再去就好; 隔著53 St還有另開MoMA設計師商品的店, 包括MUJI, 真是商業化到一個極致.

沿著5 Ave快走到Central Park了, 才想起朝思暮想的Paley Park忘了去!!! 這怎麼可以? 馬上回頭! 看到這個號稱全世界最成功的口袋公園時, 心裡真的有一種"finally!"的感覺, 馬上掏出相機想說不合照一下怎麼行, 才按了一張呢, 有位拿著專業大相機的帥哥走上前問我要不要幫我拍, 我猶豫了一下想說人家好意嘛, 就把相機交給他, 拍得是很不錯啦, 只是帥哥人太高, 把我拍得更顯矮了 >"< 拍完他問我是不是"也是設計師", 我又猶豫了一下, 回說我是主修景觀的, 他說他也是, 不過已經畢業了; 看這個扮勢大可繼續聊下去, 可惜他遇到的是我-人際關係缺乏症患者, 所以就掰啦!

此時又微微覺得眼窩痛, 有了昨天喝au bon pain半熱不冷的經驗, 加上天熱, 乾脆進星巴克點了杯冰的焦糖瑪奇朵! 是說價錢幾乎要3倍, 下次還是洗杯水隨便喝喝就算了......anyway, Central Park真的是本次紐約行最棒的一環! 之前就查好適逢世界地球日, 在Chess and Checkers House 有Earth Day Crafts, 想說大概是手工藝品展示或展售吧? 到了一看, 是盆栽DIY啊! 拍了幾張照片後, 終於忍不住手癢做了一盆^^ 就這樣捧著回到家!


走到Chess and Checkers House對面的旋轉木馬, 照都還沒拍完呢! 忽然落起雨來, 還打雷! 我穿上GoreTEX, 沒多想就繼續往前走, 雨越來越大的當兒, 剛好經過劇場舞台, 馬上加入躲雨的人群, 雨小後繼續走, 走到湖邊的Bethesda Terrace, 居然還看到一對在拍婚紗的華人(手上提的袋子是正體中文啦), 幸好沒怎麼淋到!

雨再小點, 走著走著就出了公園往自然史博物館去; 中央公園真的很棒, 動線系統該分則分該合則合, 配合地形塑造出很豐富的空間感, 我大概才走1/4就有很深刻的感覺! 自然史博物館就沒什麼好說的, 而且不知為何這星期主入口封閉, 館內動線亂七八糟, 最後半個小時根本都在找出路....


20100423

這禮拜怎麼那麼充實? 天天有活動!

這天是Sada約在他家吃飯, 也就是非正式的博士生聚會, 上次是在春假中, 我剛好去了Boston沒趕上; 從紐約回來收了信就趕緊回覆說我會參加.

大家邊吃飯邊閒談, 很快就聊到研究上, 感謝Yaser主動提問, 讓我有機會在大家面前說明我的研究, 雖然有點臨時, 不知道是不是沒講到重點, 還是我講得都太肯定? 總之大家沒什麼問題或討論, 唉! 還要加油! 萬一離開前真的要講給大家聽, 還真是不知道有沒有東西可以講呢!

Yaser家裡有事, 吃完甜點就先離開了, 現居加拿大的成都人李娜寄住的朋友家有事, 不久也離開; 我的timing沒抓準, 在討論學姊的論文題目時, 就有點冒昧地先走, 因為隔天要起早跟Carolyn和Dick去Boston. :p


20100424

房東太太Carolyn可能被我兩天來回紐約只為看提姆波頓的衝動誤導了, 以為我是個熱愛藝術的人, 所以邀我去波士頓Museum of Fine Art看展覽, 聽她說有花搭配繪畫和雕塑, 我還以為是什麼綜合媒材的創作, 今天去了才知, 原來是每年春天, Museum of Fine Art會邀集鄰近幾個州的花藝社團根據館藏創作花藝作品, 然後一起展出, 所以展品遍布全館, 降子也是個挺有意思的主意, 展覽名稱Art in Bloom取得很棒! 我跟著聽了tour B的解說, 之後自己逛的時候又不小心遇到別的tour, 原來都是兩位解說員搭配, 各講一半, 我聽的tour B是一人講館藏展品一人講花藝創作, 講花藝的比較會講:p

然後Carolyn和Dick就去哈佛看學生社團的音樂劇, 好像說他們的兒子就是在念哈佛法學院時, 有擔任劇團什麼工作(總之不是演員), 在某次春季演出中遇到現在的太太; Carolyn和Dick每年都會去看這個季節這個團的演出, 跟Bill手機放岳母的照片不知是否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呢, 因為Carolyn說回家路上會去逛Olmsted的作品, 就決定不費力去找那些公園, 而是重回freedom trail走一趟, 補回不少照片^^ 天氣好又是星期六果然不一樣, 遊客超~~多! 後來回程去的是哈佛的Arnold Arboretum, 有經過Olmsted Park等地, 我當然是狂拍啦! 在車上也照拍^^ 離開Arnold Arboretum時經過Fenway Park, 雖然很遠光線又不好, 但依然狂拍, 心裡超踏實的!


2010年4月15日

千里馬日記20100415

20100413

Jack said I did a good job. I believe it's because I collected a lot of data to classifying the water quality in each case. It's really difficult but useful to understand the real and integrate conditions. Next step is to collect the land use map, at least the official land use statistics, to explain the water quality. It's expected to find something interesting between water quality and land use at next step.

The meeting also helped me identifying some idea that I shouldn't draw a section to perform the on-site situation of the monitoring station . Jack told me that I need to address all of the sub-basin of the station, if I want to show the spatial concept. That's true! I have to say jack thinks very very fast. Although sometimes he reads my writing just before our meeting, he always gives the critical suggestion.

20100415

Again, I went to bed lately last night. I decided to have breakfast outside. Henion Bakery is always the best choice! I took a green teabag and went to the counter, the waitress just brought the new croissants. What a lucky morning!

With my fresh breakfast, I read the local newspaper. There is a mosque to build and the resident argue it. They believe the Muslim temple will make the traffic worse. However, the leader of the Muslim thinks that's just a bias. Interesting!

In the class Advance Watershed Science and Management today, Tim gave us two paper. One is the evaluating items of EIS and another is the tip of conservation plan.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 in the suggested outline for EIS documents. First, Land Use Relationship has a specific chapter. I guess it's because their Clean Air Act and Federal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ct are relative to land use. Next, besides the forecast of the probable impact, they ask to list the effect that cannot be avoided. following up these effect, th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gains and losses should be listed; irreversible and irretrievable commitments of resources need be described. Third, the magnitude and importance of the effect of each action should be reported on all of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s.

Interesting! There are really something different between Taiwan and US.

The main concept of conservation is including two part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t could be performed by the vector chart. For example, the structure as x axis and the function as y axis, when the native species diversity is getting higher, the structure will grow but the function won't changing. On the other hand, when the forest productivity is getting higher, the function will grow instead. Only if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re both improved, the conservation is balance and healthy.
  

2010年4月6日

千里馬日記20100406

20100404

去哈佛聽Critical Ecologies研討會, 是傳說中的GSD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辦的, 是4/3(五)中午到4/4(六)晚上, 我們去聽的是4/4白天部分, 學姊開車帶著我和Sada7點出發衝向Boston; 早上場有5位講者, 好久不見的Forman擔任回應人, 主持綜合座談.
早上場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講者應該是左二那位穿綠色的Dr. Nina-Marie Lister吧, 加拿大Ryerson大學都市及區域規劃研究所的副教授, 此時正在哈佛訪問, 她的講題是有關都會區生態的調適機制, 雖然並沒有什麼實證研究的結果可以提供實務或後續研究參考, 但她很有系統地整理出很多東西的定義和彼此關聯性, 包括都市生態為什麼重要, 因為它有更多決策要做, 也有更多危機要處理, 還有就是生態系在都市裡一樣會面臨變動, 不可能達到一般人心目中的穩定或可預測; 她用一幀以時間為縱軸(1 hr - 100,000yr), 以空間為橫軸(1 m - global)的座標圖來說明scale的概念, 挺有趣的, 要記得來找找看她的paper, 也許可以激盪什麼新的想法.

另外就是右三的Dr. Alexander Felson, 是Yale森環所和建築所合聘的教授, 他的網頁上說他既是Landscape Architect也是Urban Ecologist, 從講題Ecological Application for Design Professionals就可以看出他是要講案例, 他從Olmsted的Back Bay Fenway說明如何創造出符合生態系中各個部門所需要的自然景觀, 例如我們知道老鷹眼中的景觀是怎樣怎樣的尺度, 然後呢? 要如何反映在設計裡? 不過他只講了許多"要考量什麼東西", 並沒有具體地舉出應該怎麼做, 話說回來這種設計本來就是適地適性, 一樣啦, 有想到再來找找他的東西, 看是paper還是設計.

下午很累也很難專心, 要聽一整天的英文還是滿吃力的....

20100405

去Smith College聽了Berkeley的Dr. Randolf Hester的演講, 之前就有聽學姊說他是不用電腦的, 我一度以為他會直接講而沒有簡報, 結果有是有, 但是是幻燈片, 真是太帥了! 演講一開頭就放6張照片讓大家選擇想住在哪裡, 第1張是荒野中的house, 第2張是保有自然地形的house, 第3張是有整齊草坪的house (我是選這項), 第4張是鎮中心櫛比鱗次的houses, 第5張很好玩, 是百水公寓XD, 然後第6張是牧場裡的房子; Randolf要求現場聽眾好好地舉手讓他數, 說是要做研究的, 哈哈!

票選完畢後, 出乎意料地, 他說第2張和第3張是非常不永續的居家型態, 他有說理由, 但我沒聽懂; 接下來就進入主題, 人們在買牛奶時會考慮自己的選擇所帶來的影響, 但在買房子時卻不會! 噢, 對了, 演講題目也很復古: 性, 謊言, 房地產.

20100406

學姊跟Randolf約了這天下午碰面, 很高興我有這個機會能夠跟著去, 去之前也做了一點功課, 知道Randolf就是1997年在台南拯救黑面琵鷺的那位柏克萊教授, 也跟確認過了他跟署裡沒什麼淵源, 這跟我做的功課倒也相符, Randolf接觸的主要是台大城鄉的劉可強老師他們, 還有地方社區.

一見面, 我的自我介紹就拿台江做話題, 天啊! 他對台灣真的懂好多, 甚至隨身攜帶(Smith College在他來訪的一個多月期間準備了專屬辦公室給他)台南地圖! 我只需要告訴他範圍線大概在哪, 他對資源分布比我還瞭解....我在說什麼啊? 我怎麼能跟他比呢? 一聊就聊到七股最早的生態危機啦, 現在雲嘉南要在北門布袋一帶做生態復育區啦, 宜蘭花蓮蘭嶼的現況啦, 馬祖很酷的石造房子啦.... Randolf也很友善地問了我的工作機關, 跟管理處的關係, 我的研究題目和目前進度等, 而且適時給予正面的回應, 以一位長者和教授來說, 他真是太棒了! 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能和他碰面^^

要記得寫信回署裡要台江和金門的資料, 好寄給他!


2010年3月31日

千里馬日記20100331

20100331

之前好像說過千里馬日記根本是流水帳~ 來美至今將屆1月, 是時候算一下帳了! 感謝網路銀行好方便的查詢功能, 讓我的支出清清楚楚(無可抵賴T_T)

先說明一下我的預算結構, 由於我在國內的花費(包括買機票, 保險, 簽證, 以及過程中種種手續費)都是用自己的存款支出, 所以獎學金UAD15,000大洋全數帶來米國做所費, 預計停留期間10個月, 每個月的生活費是1000元(含房租及各種日用開銷), 剩下的5000元原則上是出遠門及奢侈品之用的非日常開銷. 目前為止, 5000元已經花掉680元了, 450元是去波士頓玩(還有買新相機orz), 另外230元是預訂了ISSRM的去程機票.

還有比較大筆的支出是已經付的房租, 包括3月份住在張教授那裡的355元, 以及現在班特利家的4月和12月房租各550元. 降子算起來, 我的3月分日用開銷大約是590元, 有點超過, 即使扣掉買慢跑鞋等特殊支出約100元, 490元也是太高, 要檢討一下, 原則上每個月房租550元+手機50元=600元, 除此之外只能花400元, 不過我不打算按月付手機費, 就等停話後看什麼時候要用, 再去繳費復話, 這是辦手機時就有跟業務員問清楚的^^

再回頭說到非日常開銷, 剩下4320元的扣達中, 又有一筆預計要去ISSRM和UIUC的, 所以應該是剩下3388元(有沒有這麼精準?!), 但預計回台前在米國好好玩兩三個城市(或瘋狂開車逛國家公園)的計畫還是懸在心上, 看來我買腳踏車和去紐約玩的計畫要審慎一點了, 還有就是芝加哥這地方應該趁去UIUC之便玩一下, 因為之後應該沒辦法特地去!


2010年3月22日

千里馬日記20100322

一晃眼就是10天....

20100316
天氣大好~ 出發去Boston, 中午抵達, 在YMCA check in後把衣物丟在房間裡, 因為沒有帶電腦, 就背著輕而不巧的包包(因為把羽毛衣塞進去防變天)出門去, 這天去逛了MIT, 主要目的是傳說中的Media Lab, 碰巧大廳有新產品發表會, 很多人西裝筆挺, 還有挺大陣仗的攝影團隊; 總之整個系館純白的內裝做作到了極點, 不愧是建築系的啊^^ 整個2到5樓很難區分空間, 因為每間研究室(以1或2位老師為單位)都是挑空的, 像一個大立方體, 裡面就像各式各樣的加工廠, 有的在組機械零件, 有的堆滿各色板子, 每個大立方體的周圍就圍了一圈小空間, 分別是研究生室或小教室.

逛著逛著, 忽然稍微可以理解他們在做什麼了! 其實就是把設計階段中的"設計概念"這塊膨脹得很大, 我們的設計概念可能用一堆圖或一堆照片來表達自己想要的東西, 而MIT的建築系對這種在一套圖上只佔一塊A2大小的表現法不滿意, 他們要求學生把概念做出來: 概念若是要用一串燈泡來表達, 就去接線通電點亮那串燈泡; 若是像蝸牛殼一樣的包覆性, 就看要用灌的還是用磨的, 把蝸牛殼做出來就對了! 若這樣的包覆性在遇到好天氣會自動開啟迎接陽光, 那就去接sensor!

於是乎有了Media Lab.

MIT的系館都是以Lab名之, 真是帥到掉渣!

然後去了芬威球場, 這真的只能說是朝聖, 因為1912年蓋的球場真的沒什麼可觀之處, 根本就是一堆沒包的鋼骨嘛! 街道超狹窄, 可以想像球季萬頭鑽動的盛況!

接著去Prudential Center 50樓的skywalk觀景台, 對著地圖認Boston的重要景點, 再看了解說展板, 把移民美國的條件和美國面對移民的高姿態弄清楚, 也看了由幾位知名早年移民串場的解說影片, 看完了日落, 才又坐著電車回到YMCA, 一出站就看到夜空中閃爍著四個大字母, 真是無限安心!

20100317

這天的重頭戲是Freedom Trail, 意外發現位於金融區旁的遊客中心是NPS (National Park Service)的! 更意外的是發現Olmsted National Historic Site的磁鐵, 原來Olmsted在波士頓的住家兼事務所被列為NPS轄下的國家歷史地! 馬上向櫃台要了地圖, 心裡盤算著要今天或明天去看一看.

本來在猶豫要不要去看水族館或科博館, 甚至已經到了前者的門口了, 想想對被關起來的動物實在沒有興趣, 就決定把整個Freedom Trail走完算了! 就這樣跨越Charles River, 走到有軍艦和海軍博物館的地方, 熱得受不了了, 也實在走得有點遠, 就跋涉到橘線地鐵站搭車去轉紅線, 想說昨天去MIT沒順便去哈佛有點不對, 補一下行程.

聞名遐邇的哈佛廣場不是很有趣, 晃了兩圈四點多了, 想說反正天要六點多才黑, 不如殺去Olmsted National Historic Site吧! 因為已經出了觀光客地圖的範圍, 花了不少時間才抵達, 天已近黑, 幸好早知這個時間建築物沒有開放, 原本就只想在外面看看的, 也就沒有什麼遺憾^^

這天走了超多路, 回YMCA路上就找了間越南餐廳好好吃頓熱的.

20100318

睡晚晚又悠哉地吃完早餐才出發去Olmsted Park, 沒想到那裡已是都市邊緣, 位於聯外交通幹道之間的綠地, 大片草坪大片樹的那種, 使用者都是慢跑或遛狗遛小孩的, 沒有什麼特別活動, 倒是又走死我了! 不過也因而對Boston的綠帶Emerald Necklace印象非常深刻, 以Olmsted命名大概是為了紀念他規劃Boston綠地系統的貢獻.

從Olmsted Park這兒要到Franklin Park看似不遠, 要坐地鐵卻得坐綠線D回到市區換橘線, 想說就走走看吧, 結果一樣是走死我了~ 幸好看到串連綠線和橘線的公車站牌(早上吃完早餐要過馬路時注意了一下身邊的站牌, 真是救了自己一命), 坐著坐著赫然發現原來這段路好遠啊! 幸好沒用走的!

到橘線的終點站往回坐了一站, 再走個十來分鐘左右, 就到了Franklin Park這個名氣大概僅次於Central Park的作品! 不過一來時間不多, 二來又熱又累, 繞了以運動公園為主的北半側, 沒走到有大片原生林和動物園的南半側; 回到市區, 吃了午餐, 逛逛Chinatown的商店, 從容地去坐回程巴士, 車從市區一路塞上高速公路還在塞, 我看照片看到杜孤....

照片? 有照片怎麼沒po? 我在彌留狀態下把相機塞回口袋了(我真的有做這件事, 因為我當時手上有相機也有手機, 還考慮了一下要先塞哪一樣), 不過應該只是我以為有塞進口袋, 因為到UMass下了車想要拍校園夜景時, 一摸發現相機不見了....sad....

20100320

上星期在Dina家party和她辯論音樂到底是不是universal language的Murray (?) 邀大家看一片部捷克電影Kolya, Dina找學姊, 學姊找我, 外加Sada和提供場地的一位印度小女生, 一行六人買了可樂和pizza, 到印度小女生系上(工業工程)的電腦教室用單槍放出來看!

看完又到Dina家的門廊喝茶, 好寫意的一個晚上^^

20100321

春假的最後一天!

這個週末收心寫了點東西, 就是Jack交代的case study, 我把case選好並初步擬定了資料收集和分析 的架構, 然後開始寫正在吃學妹要投稿的東西.

20100322

因為天氣變差了, 中午還下起雨來, 正在猶豫要不要去Smith College聽演講, 收到學姊說她今天要開車去, 真是大好消息^^

演講的是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的Setha M. Low教授, 專長是環境心理學, 但她的碩博士都是人類學(都是UC Berkeley!); 演講題目是The Just City: Distributive, Procedural, and Interactional Justice for Public Space and Cultural Diversity, 開頭是在說明都市裡的Public Space設置和經營的問題何在, 包括設門禁, 警衛, 監視器, 與餐飲業者"共管", 還有制定各項使用規定等等, 若不是有一張slides在說明各類使用者對這些問題的反應, 我還真沒意識到這些算是問題, 因為我就是屬於那種唯一會對這些措施感到滿意的那類: 中產階級或遊客!

對社區居民-特別是有色人種, 低收入者, 年輕人....等-而言, 這些措施是在剝奪他們使用公共空間的權利, 包括決定如何使用; 接下來是她在紐約3個public spaces做的研究, 結果相當一致: 沒有針對當地社區設計的設施或活動(例如鄰近西班牙社區但完全沒有西班牙文的解說), 也沒有針對日常使用者的使用行為設計的空間(例如遊客可能不在乎公園能否野餐, 但當地居民會很需要).

演講結束後, 學姊拉著我去問問題, 我想知道的是她的研究針對4種不同的族裔做訪談(一共7或8種調查方式, 個別訪談是其中一種, 每個地點做的調查好像不盡相同), 牽涉到不同的語言和文化, 她如何控制調查結果符合她的期望? 聽起來她是透過研究設計和準備的前端工作來確保問卷效度, 並沒有進行任何檢定, 例如問卷中有要求受訪者做排序(ranking), 訪員會確實說明如何回答, 但沒有進行任何統計分析; 不曉得她會不會覺得我是在質疑她的研究效度:p

2010年3月12日

千里馬日記20100312

20100309
追記一下跟Jack咪聽時的小插曲, 他要求我咪聽前2天先把東西寄給他看, 他會盡可能在咪聽前把他的意見寄回給我; 把這些狀況大概溝通清楚後, 他才問我寫東西是寫什麼文, 如果是中文的話他看不懂(謎之音: 你以為你看得懂我寫的英文嗎?), 我說我當然會用英文寫, Jack好像如釋重負, 我就說我本來也就需要練習我的專業寫作, 他點點頭說如果他今天是瑞士人他就不會要求我用瑞士文寫作, 但畢竟英文是世界上最普遍的文字-在中文取代它以前.
我大笑, 但他笑得有點無奈, 然後又補一句說他是指簡體中文, 這我當然知道, 幸運的是我是識簡書正的人^^ 講個題外話, 語文真是很神奇的一門學問, 我們身邊那麼多聽得懂台語但不會講的人, 或是像我看得懂簡體中文和不會寫的人!

20100310
Menka口試, 是Robert Ryan的學生, 現在是博4, 據學姊說她一入學就是做USDA這個有關社區森林火災的案子, 有funding就容易做, 而且多少又會有進度壓力, 所以就順利用3年時間做出來, 然後畢業! 但這案子規模不小, 是在全國各森林分區選擇社區來做調查, 光交通時間就花不少吧!

20100311
聽演講....題目大概是New Tools for New Planning.....我聽不懂Or2

20100312
LARP的博士生咪聽原訂每個月第1個星期五中午舉行, 本應該是上星期五(3/5), 但因為沒人報名報告所以延到這星期; 今天到了現場才知道, 原來這是所有博士生必修的一門課(Ph.D. Student Workshop), 直到畢業前都要出席, 今天連上個月和星期三分別剛口試完的Sada和Menka都有來呢! 今天由剛口試 完的Menka幫大家訂餐, 訂了各種口味的三明治和一盒餅乾, 午餐錢是由系上出, 主持的則是博士生的導師Elisabeth (不是系主任).
看來LARP是用這招在確保學生有進度而且不要搞失蹤, 有些人平常從不在系上出現, 像預計今年10月口試的大陸人Jiajia (賈佳?)就是因為工作而住在波士頓, 每個月來參加一次咪聽.
今天報告的人他們喊他Burney, 但本名好像是Burde之類的, 他的題目是有關軍事基地的經濟效益的樣子, 老實說, 沒有翻譯機在手, 我連他的題目都看不懂啊! 講完就由大家發問或提供建議, 很像我們的專討囉~ 只是報告人或報告順序都沒有強制; 今天順便跟大家確認4月和5月的咪聽都可以如期. Menka好像5月中要去哪裡的樣子, 說如果是5月初如期舉行她才能參加.

2010年3月10日

千里馬日記20100310-2

20100309
是時候寫點像樣的千里馬日記了!
這天和Jack約下午3點咪聽, 中午先去上了Robert Ryan (Kaplan的學生囉)的課, 是全所必修的研究法, 課程內容對我來說實在太淺了, 想說可以練英文聽力, 但Robert講話實在過於溫文儒雅, 很難不分心啊! 這天是星期二, 他說星期四的課會有他一位學生來班上做個調查, 哈哈! 一定要來參與一下人家的研究啊!
well, 跟Jack的咪聽由致贈天仁茶葉和茶壺開始, 因為先前通信時有寄過proposal, 信中也有大概說明想在美國做的事, 我覺得Jack很快就抓到我的問題所在: 我的研究問題和方法還滿明確的, 但研究範圍一直定不下來, 所以他建議我先做個case study. Jack舉的例子是Boston和New York兩個城市的供水系統, 兩者相當類似, 都是由上游集水區的大水庫用管路將水分到若干小水庫, 再由小水庫供應城市和周邊地區, 兩地所面臨的問題有部分相似, case study可以由列出一些想問的問題開始(例如人為開發的蔓延是否對水源供應造成新的衝擊等等), 分別在兩個城市的情況中找出回答問題所需要的資料, 再加以分析比較.
當然這只是個例子, Jack強調case的選擇要有所依據, 而且"我"才是決定case如何選擇的人, 我想這個意思是指case的選擇標準必須依據我的研究方向而來, 像我如果是要訂定能夠落實在立法實務上的準則, 在case選擇上可能就要考慮法令制度相似與否, 此時人口規模或面積大小或許就不是最重要的依據; 同樣地, 資料收集的方向也要以回答研究問題為最高指導原則.
Jack春假依慣例會帶系上學生去歐洲, 事實上這星期四(3/11)就要出發了, 所以下星期就無法咪聽, 暫時約了下下星期同一時間(星期二下午3點)和下下下星期, 再下星期他好像又有遠行, 所以到時候再約囉!

20100310
花了很多時間在處理電腦帳號的事, 因為我沒有登入系網, 無法使用系網的功能如網路列印, 系辦Marny花了不少時間幫我處理, 一直無法解決, 好不容易在學姊的協助下, 發現是因為我不能登入學校的新無線網路, 但我明明就已經下載憑證啦! 為什麼還跟我說找不到憑證? 搞了好久都無法排除, 後來是移除憑證再重新安裝, 呼~ 成功!
接下來只要找時間到圖書館試借一本書看看, 相關準備工作大概就算ok了吧? 今天也拿到系館鑰匙啦~

還有就是今天搬到台灣教授張老師的房子, 預計住到3/29再搬去鎮上!!

千里馬日記20100310-1

20100301
順利登機,上機前也沒有多一道安檢,看來周太說的對,並沒有再次實施「提早3小時報到」的規定。
這班IC004的華航班機和達美(Delta)、越航聯營,3月起是旅遊淡季,機上有很多台灣或越南的老阿公老阿媽,坐我旁邊的越南阿公英文算很厲害了,送餐時還能說他要吃rice;吃完第2餐在填入境申報表時,機上頓時熱鬧起來,原來這些都是要去探望子孫或換發居留證(PR)的,英文根本不識半字,空服員們也很有經驗地索取護照或居留證後代為填寫,我也幫忙了2位越南阿公阿媽,坐我旁邊的阿公真的很厲害,還知道要拿一張地址給我填,另一位阿媽我真的沒輒,問不出她的地址,空服員接手也沒辦法,後來還是找了機上唯一一位越南籍的空服員(大概是全機最正的!越南人皮膚都好好)來完成任務。
在舊金山機場通關時,移民局人員跟我閒扯了半天,態度很友善也很有趣,他說他兩三年前去過台灣,對臭豆腐印象深刻,又說我要在機上度過231日的晚上,這個笑話一開始我沒聽懂,他還解釋給我聽;然後就建議我先在國際航廈的旅客服務中心吃東西洗澡。
出了關我還是先到國內線去報到,在長長的航廈走廊上找AA的櫃台,中間被一位慈眉善目的男子叫住,我以為他是機場人員,因為常有人看我一臉聳樣就猜得出我要幹嘛然後主動告訴我該往哪走,沒想到他是慈善團體在募款的,我的第一筆花費-2塊美金-就這樣發生了;報完到有3個小時,就回到國際航廈去,吃了一盤12(含稅13塊多,舊金山的稅是9嗎?好重啊!)的港式炒烏龍,好油~但是好大一盤,我只吃了大概3/4盤,再把叉燒肉(太硬)以外的料如蔬菜、蝦仁、雞肉等吃掉,然後還真的去沖了個澡,15塊美金洗30分鐘而且有包含浴巾和香皂洗髮精,整個空間看起來有點廉價,就像游泳池的販賣部兼淋浴間,和東京的spa風不能比,不過我記得東京的合台幣要到800塊的樣子。
本想說國內線不供餐,就在登機口買了個麵包,沒想到大半盤炒麵居然讓我撐完全程!大概都在睡覺也有關係吧?機上人很少,我坐的那排3個位置只有我一人,後來就老實不客氣地躺下來睡了。

20100302
轉機到了波士頓,隨即搭機場快線-銀線(Silver Line)-到南站,沒想到是要出站才能到火車站裡,折騰了一會兒,拖著大行李快搞死我了!
順利買到Peter Pan Bus的票,時間還早,悠哉地買了洋蔥口味的貝果和冰紅茶(杯裝的,不是零售瓶裝那種唷)當早餐,然後就買了2張明信片寫給親愛的老母和水猴,身上有Vermont帶回的郵票是沒錯,但拖著大行李去找郵筒又把我折騰了一次,而且還沒找到!後來是在Springfield的轉運站對面找到郵局,才把明信片寄出去。
因為Peter Pan Bus的櫃台小姐告訴我在Springfield要換車,所以即使長得像吳孟達的老黑司機在上車收票時告訴我要記得留在原車,我還是一心以為要換車才行,所以在Springfield停車時又問他一次,真是不好意思!後來到了Amherst又不知道要下車,要下車的人都下光了,司機也關上行李門了,幸好Dr. Ahern上車找我,我這才下車,害司機又開一次行李門,我大概把他的耐心都用光了吧?這回他的臉色就不大好看。
很慶幸這一路都是大好天氣,在Springfield時是正中午,看郵局外有個電子看板說氣溫是54F,用我的速算法一算,哇!12C耶!因為濕度和陽光等種種因素,感覺大概是台灣的1820C左右,而且看得到太陽就覺得很充實,真是太開心了!
感謝Dr. Ahern拖著滑雪跌傷的腿帶我四處拜訪兼辦事,兩個小時之內完成IPO的報到、領到UCard、申請到學校電腦帳號,還見了系主任、系辦人員和系上多位老師學長;這天除了赫然發現旅館沒網路之外,基本上一切算順利,也有和同學會成員聯絡上。
不知是時差還是怎樣,一直沒有很餓,傍晚自己坐車到鎮中心(其實真的只是個十字路口)想說買杯熱湯當晚餐,再買個雞肉沙拉當明天早餐,喝完湯洗個澡,大概6點多打了個盹,7點多驚醒,趕快把該回嘉禎的電話回一回,就躺平了。

20100303
凌晨快12點時醒來一次,東摸西摸又吃點加逍,再躺回去睡,這回睡到6點,大概等同在台灣睡一個很誇張的午覺,一打開百葉,被眼前的白雪飄飄嚇了一跳,心想糟了,不知道洋人的規矩,下雪天出門都怎麼穿,正想著,就看到一個壯年男子穿著短衣短褲在跑步,連帽子也沒戴……幸好不久又看到學生模樣的人,穿著連帽的雪衣外套徒步走過,我想待會我也這樣出門好了,差別只在人家的背包一看就知道防水,我真是太淺了!不由自主就開始悔恨這趟出來有兩樣最重要的東西沒買:藍藍香的新電池和新背包,前者是因為雖然很多餐廳有免費上網,但通常不供應電源。

2010年1月30日

千里馬日記20100131

20100123
在猴子家附近的亞欣皮箱買了便宜又好用的行李箱, 日本品牌台灣製的愛可樂(Echolac), 光聽名字就很可愛^^ 不過實體倒是一點也不可愛, 呆得很! 但有一些小細節設計得不錯, 比如為了方便橫著搬, 在行李箱的底部(就是行李箱立起來的時候, 它的"該冰")有做一個小小的突起, 不但自己方便, 也讓機場的地勤比較容易用我們所希望的方式來處理我們的行李, 此之謂設計引導行為, 很好!
不管怎麼說, Samsonite都比較好看, 摸起來也有質感得多, 當然價錢要翻上1倍, 但真正讓我放棄的原因是重量, 美國貨和日本貨的差別就在這裡吧?
在這邊一定要推崇一下老闆的經驗, 他從中華商場的學徒時期至今已賣了41年, 對學生出國的前因後果瞭若指掌, 一聽我說要買行李箱, 馬上問: 是出國要用嗎? 去哪一國? 做研究還是念書? 為什麼要問這些呢? 出國要用的行李一定多, 箱子本身就要輕; 去美國的話有尺寸限制; 做研究和念書有什麼差別呢? 做研究的長則1年短則數月, 很少中途回國; 但留學的勢必要多次往返, 難免都要帶書帶維他命什麼, 對箱子的強度要求比較高.
我們馬上被老闆的氣勢懾服, 毫無異疑地接受了愛可樂的推薦; 更可怕的來了, 老闆閒閒又聊到妳出國是政府補助的? 去多久? 10個月啊? 國科會的? 嗯, 今年幾個人? 唔唔, 那今年比較少! OMG!!! 老闆你是國科會委託審千里馬申請書的嗎?

20100128
美簽入手!!

刷了台灣-->舊金山-->波士頓的來回機票, 第1段是華航, 第2段是AA; 不過有2點要說明一下:
1.飛到波士頓(並不是距Amherst最近的國際機場)的考量是交通最方便, 可以從機場坐shuttle到波士頓South Station, 就有巴士直達Amherst, 有停Umass, 每小時至少1班, 車程約3小時, 這樣的安排可以讓我3/1的晚上去搭機, 抵達波士頓時是3/2早上約7點, 中午前到Amhers還來得及去學校報到, 甚至下午可以去看看房子買點東西什麼的; 另外一個"也很方便"的是紐約, 台灣有長榮班機直達, 但車程約6小時. 我在"舊金山轉機等5小時"和長途巴士6小時"之間選擇了前者, 但後者如果巴士時間軋得上, 也許可以考慮後者!
2.我其實只刷了去程全程和回程舊金山-->台北的機票, 也就是華航部分是買來回票, 而美國國內部分只買單程, 因為親愛的淑滿說, 若來回都買全段, 一旦回程要改日期, 至少要貼3000元手續費, 不如我確定回國日期後再買波士頓--舊金山這段; 當然, 如果我後來決定要改由紐約進出, 就沒有這個問題囉!

20100130
買了前人和"網友"們建議的一堆電子周邊, 有些自已還搞不太清楚是幹嘛用的:
1.網路線 以防在學校或租屋處只有固網可用, 10m超薄型129元
2.無線網卡 兼IP分享器功能的, 用途同上, 599元
3.內耳式耳塞 研究室尾牙時抽到很棒的耳塞式耳機, 可惜我的耳朵太脆弱無法承受, 所以到買了轉接用的內耳式矽膠耳塞50元, 很薄很兩光
4.耳麥 據說使用筆電內建的麥克風會因為收音不好導致夫妻失和, 所以買了羅技內耳式的耳麥490元(謎之音: 明明就有99元的為何不買?)
5.筆電充電器 因為舊的破皮了, 網拍950元
6.筆電電池 還沒買, 據說M 500的型號太多, 電池至少有2款完全不同的, 各是4500和5500元, 改天把筆電帶去光華給專業的判斷

2010年1月22日

千里馬日記20100121

今天把辦美簽所需的文件都準備好了, 是時候回溯一下千里馬的準備工作

20090730
送出千里馬的申請, 研究計畫是以資格考的論文計畫書修改而成, 題目是鄉村地區生態綠帶對水質的保護機能; 訪問對象是Umass Amherst, MA USA景觀建築與區域計畫系的Dr. Jack Ahern, 在2007年的IALE大會上認識, 會議地點是荷蘭瓦罕寧恩大學(Wageningen UR).

20091130
千里馬放榜, 很高興獲得評審委員們的青睞! 隨即和Dr. Ahern聯絡, 並透過Dr. Ahern向Umass的國際辦公室(International Programs Office, IPO; 網址為http://www.ipo.umass.edu/)取得申請DS-2019專用的表格, Form A是Dr. Ahern要填的, Form B是我要填的; 填好寄回去給Dr. Ahern時, 一併附上以下證明.
1.保險證明: 我是向健保局和保壽險的富邦人壽申請英文的投保證明. 前者線上申請, 約需7個工作天; 後者電話申請, 約需2-3個工作天; 但因為出國期間打算把健保停掉, 所以有計畫要保Umass的國際學者健康保險.
2.財力證明:
Umass要求的財力證明是每個月1,000美元的樣子, 我是去10個月, 照說需要10,000美元, 國科會網站上有提供英文財力證明(用自己的帳號密碼登入後, 去看千里馬申請的頁面就有), 50萬台幣大約是15,000美元, 所以用以證明綽綽有餘.
3.申請費匯款證明
正式為千里馬花的第1筆錢: 400美元! 綜合我和八塊的經驗, 這筆錢是非付不可的, 差別只是在台灣付(Umass)還是到美國再付(UIUC); 八塊的室友也是千里馬計畫, 去UIUC電機系, 這筆錢是由受訪的系代為支付, 嘖嘖! 問過花旗和富邦才知, 這麼大的銀行卻不是每家都有提供國外匯款或賣美金匯票, 尤其花旗, 居然只提供存戶此一服務! 結果還是去了板信銀行....雖是小銀行, 卻是我心目中最佳的外滙銀行!

20091217
收到IPO的通知說匯款收到了.

20091219
Umass放寒假, 但Dr. Ahern保證他們的行政部門會照常運作, 只有假日會休息.

20100107
寫信去IPO問程序辦得如何, 收到回信說還沒拿到Dr. Ahern填的Form A, 急忙去信請問Dr. Ahern, 他說他把信交給系主任後就出發到日本去了, 1月19日會回學校處理.

20100114
收到UPS的通知信, 說有份我的國際快遞文件已在路上, 我想八成是我的DS-2019吧? 看來系主任伊莉莎貝絲小姐很上道, 主動把文件簽好了送進IPO; 點UPS的連結進去看, 得知文件已經由MA到CT了! 預計1月18日抵達; 於是每天上網看著文件經過KY到AK, 然後到了韓國仁川, 又到桃園機場!

20100118
早早就到學校等, 果然在中午時分等到了全身咖啡色的UPS先生~ 果然是我的DS-2019!! 晚上回家馬上在線上填畢美簽申請書DS-156並送出, 並預約美簽時間, 其實1月22日早上還剩下1個名額, 但一方面8點實在太早了, 二方面也怕來不及準備文件或照片等, 所以就預約1月25日早上9點; 當然也下載了DS-158.

20100120
線上繳交申請F-1或J-1都需要交的SEVIS Fee 180美元, 也就是付錢請美國政府監控我在美國有沒有乖乖做我該做的事(或說, 沒有做我不該做的事).

20100122
拍了美簽用的照片, 去郵局劃撥了美簽申請費4,323元和資料處理費275元, 再申請了歷年成績單, 總算把美簽所需的文件準備好囉! 接下來就是星期一起早早去AIT排隊囉^^